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iod-track.com
邮 箱:admin@aa.com
没有农业机械化,藏粮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广东水灾和病虫害常发,于机发电机、机收减损农用水泵、护航植保机、粮食烘干机等农业机械要常备;
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安全让气象预报为农业服务,藏粮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今年广东水稻的于机机收减损目标为:平均机收损失率在2%;
……
6月26日,2024年夏收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机收减损农机推广“田间日”(双抢)暨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演练活动之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工作培训在阳江市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35位农机手和产业专家齐聚一堂,共探农机装备赋能传统农业发展新路径。
培训现场
降低机收损失,用好应急装备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5个省(区)进行双抢早稻机收损失数据监测,1044个监测点的平均损失率为2.14%,较2022年下降了0.42%。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杨丹彤介绍,水稻机收作业质量主要受到成熟度、含水量、产量、倒伏情况等因素影响,成熟度过高、含水量过大、机械作业速度过快都会影响机收质量,造成损失。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杨丹彤
因此在作业时,需选择在70%的枝粳已干枯时进行收割,并降低作业速度,适当增加割茬高度,减小收割幅宽。“如遇台风和倒伏等情况,可适当提前收获时间,在倒伏角小于45°时顺割;倒伏角45~60°时逆割。”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运用指导处处长张健表示,2024年机收减损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稳定控制在1%,水稻降低到2%以内,玉米降低到2.1%-2.2%之间。今年广东的水稻机收损失率目标任务是2%。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运用指导处处长张健
实现以上任务,要做到“五抓”。即抓机具提升,加快推广低损收获装备;抓机手作业,切实提升规范作业技能;抓服务保障,有效确保作物适时收获;抓应急救灾,有力减少粮食因灾损失;抓监测考核,持续压紧压实地方责任。
只有提高机收减损技能和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损耗,才能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机械化支撑。
“气象+农机”,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正在推动传统农业创新升级,让广大农民从传统的“靠天种田”,到现在的“靠科技种田”。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支撑,气象农服务一直以来受到高度重视。
自1953年以来,历届领导人都对气象工作作出批示和指示,要求把“三农”气象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连续20年对气象为农服务做出部署。
“气象预报具有过程可信、定点难做、短临可补位的特点,要正确认识天气预报水平、科学运用气象预报产品。”广东省气候中心首席、正研级高工王华表示。
广东省气候中心首席、正研级高工王华
据悉,当前气象预报已经可以做到对提前暴雨预报,对90%的台风生成可提前3天预报。但预报要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需要解决互动性不足,针对性不够等问题。
王华建议未来需要从六方面不断完善:一是深化联动机制,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二是坚持部门共融,气象保障赋能特色农业产业;三是净化补偿机制,推进各地规范化开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四是助力海洋强省,为现代化海洋牧场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五是实化工作措施,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直通式的服务保障;六是挖掘气候资源,助力充分发挥地方生态价值。让“气象+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另一着力点,其将带领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指出,发展农业机械化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个核心,终极目标就是把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尽快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提高单产。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
围绕这一目标,工作便有了新思路。在推广方面,开展试验示范、交流展演、综合测评和生产考核,创新技术推广;在研发方面,要引导企业推进技术攻关,不断做强做精,提高产品质量;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要依托有实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建设各乡镇全覆盖的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
同时要提升农机防灾救灾能力,加强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联合协作协同,充分发挥行业系统人才、技术、资源、体系的力量和优势,让农业机械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培训是2024年夏收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农机推广“田间日”(双抢)暨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演练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6月27日还将召开夏收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举办农机推广“田间日”(双抢)、进行农机作业防灾救灾应急演练活动,以提升农机手的防灾、救灾意识,为极端天气前农户开展机械化抢收、抢种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活动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的指导下,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阳江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阳江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阳江市阳东区农业农村局、阳西县农业农村局、阳江市润田农业专业合作社、阳江市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弘科农业机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协办。
【作者】喻珺
【摄影】喻珺
【来源】南方农村报